RS-485通信協議是一種點對點通信協議,其最初是由通用儀器公司(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在1983年研發出來的。該協議采用了差分信號傳輸方式,可以在不同層次的噪音和數據損失的情況下實現高速、可靠的通信。485協議一般用于工業自動化的數據采集和監測系統中。
485協議的傳輸方式是采用一對雙絞線進行傳輸,在RS-485協議中兩根線用來傳輸數據,支持最多32臺設備連接到同一總線上,每臺設備都可以向總線發送和接受數據。另外,485協議允許設備之間共享一條數據總線和一對信號線,這樣就可以簡化控制系統的布線,并降低成本。
在RS-485的通信過程中,發送器和接收器采用差分信號輸出和輸入,其電壓級別分別為正負極性,差分信號的幅度通常在2V到6V之間。這種設計有效地抵消了傳輸線條的干擾信號,改善了數據通信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在一對雙絞線上,數據信息的傳輸速率最高可以達到10Mbps,同時信號的傳輸距離也取決于芯片的驅動能力,一般可以傳輸幾百米到幾千米的距離。
為了實現485通信協議,需要使用一個叫做“485轉串口”或“485到RS-232轉換器”的硬件設備。這個設備將RS-485的信號轉換為RS-232信號,然后將其傳輸到計算機的串口上,這樣計算機就可以通過串口和其他設備進行連接。
總之,RS-485通信協議是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廣泛應用的一種通訊協議,其優點在于支持高速,高容量的數據傳輸,具有高可靠性和抗干擾能力。考慮到其差分傳輸的特點,RS-485協議主要應用于大型數據采集和監測系統,如自動控制系統、計算機網絡、儀器儀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