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個95后靠炒鞋買了一套房,并實現財務自由的傳奇新聞,使得“炒鞋”成為繼炒股、炒房之外的一個新興資本市場。
而繼“炒鞋”之后,更瘋狂的“炒盲盒”來了!
什么是“盲盒”?
據悉,“盲盒”是一種盒裝的玩偶手辦,但在包裝上不會標注具體的玩偶類型,盲盒有限量版,也有普通版,在打開前玩家是無法真正知曉的。
而所謂的“炒盲盒”,就是玩家囤積盲盒。相比一般的手辦玩具,盲盒單價不貴,據悉一個盲盒玩具的單價約在39-79元之間,官方售價一般不會超出2位數,但“收成”如何,全靠運氣。這種有點像90后小時候買方便面集卡片的模式!
“炒盲盒”真的能致富嗎?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閑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閑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最受追捧的盲盒價格狂漲39倍!
從這個角度來看,“炒盲盒”確實能讓人致富,不過概率微乎其微,正如每期彩票都有人中獎一樣,但不是人人都能中獎。
對于“盲盒”收集者而言,如果真的只是“有錢沒處使”,感受一下拆盲盒的樂趣的話,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想借助“炒盲盒”實現財務自由,那就需要慎重考慮了。
與炒鞋一樣,炒盲盒只不過是資本和商家聯手制造的營銷套路——利用低價的誘惑和玩家的賭徒心理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買了一個,就會想買另一個;抽中了普通款,就會想再抽到珍藏版;集齊了這個系列,又會心心念念下一個系列,無限循環。
單從市場角度而言,買賣雙方自由交易,并無不妥。但相對于一般行業,盲盒市場高度不透明、信息也非常不對稱,售賣盲盒的商家,如果放大“中獎”概率,對于盲盒玩家而言,也是無法控制的。
而且現在我們在二手交易平臺上看到的一些珍藏版盲盒手辦價格暴漲,溢價甚至達到三四十倍。這種火爆的行情,到底是真實供需關系的結果,還是有商家投機炒作的因素,也很難判斷。
相對于“炒盲盒”這種無法預知且人為操縱性過高的項目,域名或許是一個更加安全、可靠的投資方式。當然,任何投資都不能盲目跟風,在投資之前對所投資的行業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如果大家對域名感興趣的話,可以到先到聚名網了解當前各品類域名的市場行情!